如何提高雏鹅的成活率?
点击数:2676发布:2017-04-27 来源:http://www.nuofugan.com
如何提高雏鹅的成活率?
主要的方法是为雏鹅生长提供适宜的温湿度,并做到适时分群。
一、温湿度
1、适宜的温度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。育雏保温应遵循以下原则:群小稍高,群大稍低;夜间稍高,白天稍低;弱雏稍高,壮雏稍低;冬季稍高,夏季稍低。育雏期间切忌温度时高时低,以免雏鹅患病。
2、育雏室要保持干燥清洁,相对湿度控制在60%~70%。高湿是育雏大忌,应通过经常更换垫料,喂水切勿外溢,加强通风等措施,预防育雏室湿度过高。
二、分群
在雏鹅开水、开食前,应根据出雏时间迟早和体质强弱,第1次分群,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。开食后第2天,根据雏鹅采食情况,第2次分群,将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雏鹅分出来另外喂食。育雏阶段要定期按强弱、大小分群,及时淘汰病雏,每群雏鹅以100羽~150羽为宜,群内再分若干小栏,每栏以25羽~30羽为宜。
三、 做好环境管理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,种鹅的产蛋期有较长时间处于气温比较低的季节,因此雏鹅的养育期处于外界温度偏低的时候。由于雏鹅绒毛的保温能力差,容易受凉而发病,这就为雏鹅的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,其直接或间接造成的雏鹅死亡占有一定的比例。育雏期间由于要求舍内温度较高,开始为29℃左右,以后逐渐下降至20℃左右。当外界温度偏低的时候进行通风换气时如果不注意,使凉风直接吹到雏鹅身上则很容易导致发病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nuofugan.com/news/r-4.html 转载请保留版权!